搜索

話題 AD STORIES  | 2023.07.21

讓我們邀請,25位“避暑建筑課代表”

“AD100建筑地圖”第二站:江浙。用當代建筑的視角,巡游江南
編輯 | 唐顆
攝影師 | 各事務所

2021 張永和非常建筑 雅瑩時尚藝術中心

雅瑩時尚藝術中心

Atelier FCJZ

非常建筑

2016年,張華明先生在北京京兆尹用餐后,被這座傳統與現代結合,并形成共生關系的四合院建筑所吸引,隨即便選擇了專程去拜訪京兆尹的主創設計師張永和、魯力佳夫婦。聽了雅瑩品牌背后的故事和品牌所秉承的精神后,張永和萌發了“用建筑材料為雅瑩做一件衣服”的想法。

時隔5年,當初面前那個已建成的地基,15.4米的超長大懸挑,寬度僅300毫米的混凝土柱墻,竹、木、混凝土多種材料組合使用的“挑戰”,已經變成了眼前這份令人驚艷的答卷。進入雅瑩時尚藝術中心的第一眼,便是入口處的15.4米的超大混凝土大懸挑,這是在抗震上率先使用“有粘結預應力”和“無粘結預應力”兩種方式結合的結構工程,華東區首個成功的案例。

設計師將江南的隱形基因設計貫穿在建筑中,考慮到合院的私密與開放性,屋頂、挑檐、建筑外立面的視覺觀感;也細致地推敲在水平向、垂直向等不同維度的景觀布局,以現代手法演繹,讓這種“江南性”貫穿于整個空間,最終的院落“四季皆有景”。

在一期與二期的新舊建筑之間,張永和還別出心裁地設置了一個連接兩邊的“時間廊”,這是一個寬3米、長28米的三層窄長狀建筑:一層是開敞的廊子空間;二層起到聯通二期四棟辦公樓的交通作用;三層是一個“橋”,兩頭開放中間封閉——每一層都包含建筑師對“時間和空間”的思考。


2021 水平線設計琚賓 酒店 西塘良壤酒店

西塘n?ra良壤酒店

Horizontal Design

水平線設計

入口處,門口的朦朧感是琚賓最喜歡的部分。他說:“這處應該是“果”而不是“因”——城市主路轉村道,右拐不遠進入,心理還沒有緩沖便需要見面,不夠含蓄。于是就有了門口那彎彎折折的非文化物質遺產竹編隔斷出來的小徑模式,那是卻扇詩?!庇谑?,便有了入口處這番美景。入住通常是下午,彼時的光會通過內部的水池庭院,經過風的折射,自西邊散落進大堂迎客。

在內部場地中有五個深色盒子,不同長度地坐落在水邊,與室內、景觀相統一,于建筑主體中分離,自成體系,形成了一種具有當代感的視線關系,并與古亭間形成輕微的視覺上的對抗。與此同時也界限出了“游園”的路徑以及動線,包括光的進入、變化模式。彼此相望,獨立存在,又相互映襯。餐廳、琴室、茶室、書房、酒吧……選取這種長卷的打開或者說解讀方式,是照顧了實用功能的現實后,也能兼顧得了審美情趣。

當身處琚賓所營造的設計作品中時,你會驚奇地發現:比起分享,更愿意享受難得的私密與安靜。他在項目中,時而實踐一種中國園林的當代性轉換,也關照到“人們如何在薄薄的水面上看到微風”。這源于琚賓喜愛的宋畫,他著迷于其中水波紋的畫法,當一滴水落到深處的意境被釋放時,力量可能是無窮無盡的。水景的距離也是恰到好處的,傍晚時分,當一切都被過濾掉的時候,池面上的水波紋便會像宋畫中的幾十種畫法一般,隨著陣陣微風和夕陽任意變換。

良壤不僅僅是酒店,還包含著兩千畝地的有機生態農莊,是致力于農業、加工、零售餐飲再到文化的整體事業模式。而有機,本身就是一種包含衣食住行的生活美學方式。


2017 蘇州禮堂 Neri&Hu

蘇州禮堂

Neri&Hu Design and Research Office

如恩設計研究室

蘇州禮堂位于陽澄湖畔,是蘇州東部一片新建度假區內的地標性建筑,無論是從主干道還是湖濱的角度,都可以看到醒目的蘇州禮堂。禮堂的建筑語言源自項目中出現的相似元素,例如起伏砌筑的磚墻和漂浮感的白色建筑體——這些元素都在禮堂的設計上得到了更深層的表達。傳統的磚砌墻經過分解產生出不同的高度和層次,相互交織制造出靈動的景觀,引導人們進入建筑內部。

建筑分為內外兩層,內層是一個簡單的“盒子”,四面都有著不規則的開窗;外層則是一個開孔的折疊金屬板表皮,有如一層“面紗”。白天,白色盒子在陽光的浸浴下發出柔光,在面紗的籠罩下隱現出輪廓。晚上,白色盒子變成了一座如明珠般閃爍的燈塔,光經過窗透散出來,向禮堂周圍散發出柔軟的光暈。

進入禮堂內部,人們在穿過門廳后進入12米挑高的主空間。禮堂與四周的自然環境相融合,開窗如畫框一般定格了風景,制造出宜人的視野。夾層空間設置了座位,可以容納更多人,延伸而出的步行通道環繞四周,為人們提供了360度視角。夾層的形式有如一個木質百葉圍合而成的“籠子”,籠罩住整片的室內空間。網格分布的吊燈以及精美的黃銅細節為寧靜樸實的空間增添了更加豐富的質感。定制的木質家具和精細的手工也在灰磚、水磨石和混凝土組成的主調中補上了一絲溫度。

禮堂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與主空間分離的樓梯空間,人們可以通過樓梯到達屋頂,收獲周圍湖景的絕佳視野,而樓梯的通道兩側都制造了不同大小的開窗,人們在樓梯間上下穿行的途中,也會不經意地透過這些窗洞一窺到室內外的風景。


2017 木心美術館 OLI Architecture

木心美術館

OLI Architecture

OLI建筑設計事務所

木心美術館全館建筑坐北朝南,以修長的、高度現代的極簡造型,跨越烏鎮元寶湖水面,與水中倒影相伴隨,成為烏鎮西柵一道寧靜而清俊的風景線。美術館總體占地6,700平方米(72,118平方英尺),外觀與木心先生心儀的簡約美學相契合。

本座個人美術館首次完整展示木心先生的繪畫與文學作品。美術館設有五座永久性專館,長期陳列木心作品,由繪畫館、文學館、獄中手稿館及影像廳組成。兩座特展館將推出對木心構成重要影響的世界性藝術家年度特展。這里便以其多重的戲劇性與不可比性,引領著一種未來的、良性的人文關懷,是值得期待的文化事業。

當前展覽:

木心美術館與北京魯迅博物館聯合舉辦“魯迅來到烏鎮”特展,共展出來自北京魯迅博物館的珍貴館藏文物44件(組),包括魯迅先生收藏的各國版畫、插圖、漢畫像拓片,魯迅先生的文學創作手稿及早期出版物等。是為木心美術館第一次邀請魯迅先生到烏鎮正式做客。

展覽時間:2023年5月20日-8月20日

展覽地點:木心美術館地下一層特展廳

主辦:木心美術館、北京魯迅博物館


2017 直向建筑 蘇州 文化遺產博物館

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Vector Architects

直向建筑

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坐落于蘇州吳中區園藝博覽會會址東側。在園博會選址規劃以前,這片水繞三方風景秀麗的土地屬于一個離太湖不遠的古老村莊。這個地點周圍相對開闊的自然環境和蘇州本地的文化及空間意象給我們的設計帶來了最初的啟發。

直向建筑將整個綜合體按照功能進行了拆分,置入不同的院落,然后利用風雨連廊讓他們彼此聯接。這種空間格局的設置受到了本地建造方式的影響,長久以來時間已經證明了它和當地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習慣的契合度。在江南多煙雨的氣候條件下,人們可以通過連廊在不同的院落和體量之間隨意移動而不必擔心多變天氣的影響。

此外,每個院落各自的主體性空間都擁有不同的功能和特征, 比如球形影院的竹木格柵表層會隨著時間被藤蔓逐漸覆蓋;博物館的屋頂平臺有一個呈現出云朵形狀的噴霧裝置;在登高塔上游客可俯瞰園博園全景;而面對銀杏樹林的餐廳則被賦予了一個親水的特性。同時,在功能的需求下,以對自然干擾最小為出發點,我們利用覆土遮掩住了博物館的建筑體量,進一步強化了建筑與自然的融合。

附帶的三個小庭院除了能引入自然采光和通風,也會指引游客登上屋頂的展覽平臺。而整個覆土屋頂是一個植被層次豐富而和諧的空中花園, 人們在享受戶外美景的同時,也可以在此舉辦各種活動,包括宴會、表演、教育或各種互動節目等。


2017 南京萬景園教堂 張雷

南京萬景園教堂

AZL architects

張雷聯合建筑事務所

這個200平方米的教堂坐落于南京沿河的萬景花園中。它來自于南京聯合神學院的牧師主持,支持禮拜及婚禮等各項宗教活動。這個木鋼結構的小教堂有著溫和的外形和充滿著神秘宗教力量的強大的內部空間。然而,這些簡單的材料就能夠表達出微妙的建筑邏輯。

在萬景花園教堂的設計中,建筑師沒有刻意回避傳統空間模式中所含有的“集中式”和“深度”。從平面圖看上去,該建筑有一個八邊形中央大廳,四周被幾個方形走廊所環繞。

在中央大廳中,木質的走廊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雙框架結構。內部結構相對封閉,自然光只有通過屋頂和墻壁上的開口才能照射進來。由精致的防曬條組成的外部框架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對室外景色的過濾網,象征著宗教空間體驗的開始。

內部表面都被漆成了白色,以此來強調光線和空間是主角。而外面的木條和瀝青磚瓦則是保留了本色,以強調自然的重要性。

光透過軸線交點上方的條狀天窗照射進來,撒射到中央大廳中,同時也從墻上圣潔的十字架后面滲入進來。這個300毫米寬的光線帶的呈現是室內空間中最強大有力的至關重要元素。


2013 南京 四方當代美術館 Steven Holl

南京四方當代美術館

Steven Holl Architects

斯蒂文·霍爾建筑事務所

四方當代美術館的新址位于南京珍珠泉茂盛碧綠的草木景觀環繞間,中國國際實踐建筑藝術展覽區入口處。美術館力圖通過多角度的理論觀點,空間層次,霧氣與水的擴展等幾個主題,來探索中國古代繪畫深層次變化的空間奧秘。

四方當代藝術湖區的正式名稱為“中國國際建筑藝術實踐展”。這一項目耗費十年,征集并建造了超過20位國際頂尖建筑師和藝術家的作品,打造出了一片集功能性建筑和多種藝術展示空間為一體的建筑生態。

該項目由平行的透視空間“場域”,黑竹混凝土花園墻壁以及其上方懸空的輕盈“形體”組成。地平面筆直的道路漸漸變成了懸空形體內的彎曲通道。上層的畫廊被懸掛在高空,按順時針順序逐漸暴露,最后聚集于“觀景位”的頂點眺望遠方的南京城市。這塊鄉村場地由于建立了與明朝古城南京相連的視覺軸線而被賦予了新的城市意義。

環保與可持續運用也在這個項目中備受關注,表現在地熱供暖和制冷,以及當地竹子用于竹筋混凝土的特色上。


2013 寧波博物館 王澍

寧波博物館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業余建筑工作室

寧波博物館建筑是首位中國籍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王澍的作品,是一座以展示寧波人文歷史和藝術為主、具有地域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建筑面積30325平方米。建筑設計倡導“新鄉土主義”理念,將寧波地域文化特征、傳統建筑元素與現代建筑形式融為一體。

陳列由主題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三部分組成。展廳總面積8000平方米,其中一樓設臨時展廳,總面積2600平方米;二至三樓為常設展廳,總面積5400平方米,展覽內容包括“東方神舟——寧波史跡陳列”“阿拉老寧波——寧波民俗風物展”“竹刻藝術——秦秉年捐贈明清竹刻珍品展”。館內藏品豐富,囊括了從史前河姆渡文化至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青銅器、瓷器、竹刻、玉器、書畫、金銀器、民俗等文物7萬余件,能夠較好地反映寧波城市的歷史文脈與藝術特色。

特別展覽:

“鯨奇世界”

時間:2023.07.07-2023.10.08

位置:寧波博物館一樓西特展館

 

2019 木守西溪- 室內陳飛波,建筑goa

木守西溪

建筑:goa大象設計

室內:Bobchen Design Office 陳飛波設計事務所

“木守”指特意留在樹上的最后一個果實,農人將其與自然界中的動物分享,以祈禱來年的豐收,木守西溪酒店的設計正是取義于此。木守西溪位于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西南角龍舌嘴入口的盡端。項目基址南望緩丘山巒,北臨水網平原,依水徑、通陸路,周圍原生植被環繞,擁有典型的濕地生態。

酒店由場地中原有的5棟舊建筑改造而來。如何以生態性最優的方式滿足現代酒店的使用需求是建筑師面臨的挑戰。經過大量的現場調研,建筑師以極小規模的介入完成了結構改造和綜合系統布局,使建筑與周邊的林木、水系的關系得以延續。酒店用地范圍內植物種類繁多,以柿子樹為最,其中樹齡最長的達100年。建筑團隊對所有胸徑超過250px的樹木都一一記錄根部標高、樹種、樹名,順應原始植被的布局,將改造建筑“編織”到環境之中。

酒店功能布局因地制宜,入口一爿琴臺與柿樹靜立于水院中央,以水平線條連接東側視野開闊的“野堂”與西側的回廊?;乩纫远然厥盏睦夏景?、銹化鋼及水沖面大理石作為主材,設計師借此將“時間”的概念引入空間——當材料的原始色澤和觸感在風霜雪雨中緩慢演變,時間的流逝也便記錄在空間的一石一木之中。

餐廳三面鄰水,室內設計同樣遵循生態優先原則,采用回收木板和湖石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邊料“石皮”為主材。一層餐廳名曰“溪隱”,二層雅間分別以“歸樵”、“訪溪”、“隱魚”、“尋菱”、“喜柿”為名,呼應由歸隱意趣到分享之樂的主題。全明宴會廳采用270°落地玻璃,逾300㎡室內空間與戶外密林、草坪及親水木平臺自然交融,也為在此舉辦的宴會、服裝秀、車展等活動營造出獨特的林間體驗。

 

2019 烏鎮alia- goa

阿麗拉Alila烏鎮

goa大象設計

阿麗拉烏鎮毗鄰烏鎮東南的一片濕地景區,與著名的西柵景區相距約3km,是一個鬧中取靜的世外桃源。酒店建筑面積25000㎡,擁有126間別墅式套房,整體格局以江南村落為原型,保留了傳統聚落的空間形態、基本元素、建筑尺度和色彩關系。

酒店設計遵循了東方文化中的“極簡”審美傾向,建筑師捕捉和提煉了江南建筑簡約、精致、寧靜的意趣,擯棄一切直白的裝飾性元素,代之以具有現代基調的細膩的材料、簡練的構造以及淡雅的色彩,使形式純粹的單體建筑重復出現,有機生長。

在對江南水鄉的“模仿”與“再造”之間,烏鎮阿麗拉酒店完成了對地方文化的傳承和江南村落空間原型的繼承,同時亦契合了酒店對“非常規”體驗和“戲劇化”場景的特殊需求。在這樣一個獨特的建筑群落中,歷史與當下出現了交疊,一個有機生長的現代村落形象躍然于前。

 

2021 杭州普通讀者書店 西濤

普通讀者書店

ateliertao+c

西濤設計工作室

位于杭州的普通讀者書店共330平方米,工作室為“普通讀者” 設計了一間提供傳統的閱讀體驗的書店。設計師和書店主人有著共識,這間書店不應只是書的儲藏室展示室,也有必要是社會記憶的保存處、經驗和知識的提供場所。

書店里的每一個書架、座位和燈具都是為特定的書籍和閱讀行為設計定制的。書架上的不常規的斜角,恰恰是對于書籍取放手勢的迎合;不同的座位設計,提供了多種坐下來閱讀的方式選擇。通過對閱讀行為的體貼入微的考慮,書店的內部設計提供了靜默的讓讀者重拾專注力的空間體驗。

除了書架、展書臺、座位和閱讀燈、窗簾,就沒有別的要素了。深色調的木板,鑲以明亮的綠色邊緣,喚起老圖書館的記憶,創造出一個鼓勵讀者逗留其中、坐下來閱讀和寫作的氛圍。


2021 南京湯山云夕博物紀溫泉酒店 張雷

南京湯山云夕博物紀溫泉酒店

Atelier Zhang Lei

張雷聯合建筑事務所

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以湯山猿人洞、地質剖面、溫泉、新近紀火山為主題的綜合性國家地質公園。作為南京直立人遺址博物館的配套項目,湯山云夕博物紀溫泉酒店正是位于湯山直立人遺址公園內,裸露的礦坑崖壁成為基地四周的天然屏障和建筑粗獷的背景。

石頭是湯山區域的重要特質,過去一直是湯山標志性的石灰石礦產產品。以湯山地質公園的大地史和湯山猿人神秘的人類史背景為線索,建筑師張雷營造了這處未來廢墟般的歷史感場所,讓我們感受到自然在時間中的進化。

云夕博物紀溫泉酒店及其周邊景觀區域占地總面積約為80畝,總建筑面積5500平方米。酒店有經典庭院房、聯排庭院別墅、家庭別墅、山景庭院別墅、VIP定制別墅共五類39套溫泉度假客房;配套設施包括了中西餐廳、會議及多功能空間、生活美學圖書館、設計美學展廳、健身房、冥想空間、草坪景觀活動區及露天泳池等。

云夕博物紀“強制性”沉浸式體驗動線由三條控制軸線組成,連接人、建筑與自然,引導并放大充滿空間儀式感的體驗場景,三條軸線也是建筑面對自然的三次消失??臻g儀式感和溫泉酒店生活化的日常性在這里相互啟發,相得益彰。


2021 莫干山·山水談鄉野度假酒店 陳飛波

莫干山·山水談鄉野度假酒店

Bobchen Design Office

陳飛波設計事務所

從小在木匠家庭長大的陳飛波,一直以來都很關注設計給生活帶來的浸潤感,以及自然傳統材料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位于莫干山的山水談鄉野度假酒店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杏黃土墻、黛青泥瓦,山水談以設計語言表達了東方式的狀態,室內景觀保留了質樸懷舊的風格,并在營造中參考江南園林的取景法則——引美景入室來。建筑的外觀看起來會讓當地的居民覺得與之前的沒有太大的差異,很好的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特色,也更讓人有真正置身于山野之間的感受。

空間中,竹子的元素出現最多,卻并不容易發現。一是墻面的竹板,二是天花板上的竹編,三是大門把手和樓梯扶手的竹竿。竹、木、水磨石、琉璃燈、黃銅……陳飛波說,自己選擇材料時,首先遵從傳統質樸、可持續性、純天然的原則。

整個建筑中看到的幾乎所有五金配件,都是陳飛波團隊設計制作。陳飛波希望,這個空間能夠從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國人自己的本土文化和傳統精神,但氣質和感覺上必須要是當代的。在此用餐,不失為味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


2021 南京豐盛五季凱悅臻選酒店 莊子玉

南京豐盛五季凱悅臻選酒店

建筑:BUZZ/BüroZiyuZhuang BUZZ莊子玉工作室

室內設計團隊:Cheng Chung Design 香港鄭中設計事務所 、JAYA Associates、BUZZ莊子玉工作室

南京豐盛五季凱悅臻選酒店位于南京市雨花臺區安德門大街和軟件大道交匯口,地鐵天隆寺站南側。西鄰由古浡泥國王墓、天隆寺和菊花臺公園組成的城市綠地公園,東臨安德門大街及雨花客廳等辦公園區,南北兩側則為辦公商業綜合體,總建筑面積77700平方米。

作為南京第一家凱悅系列酒店,提倡“以人為本、沉于山水、歸于內心的體驗方式”,正好填補了這類特色酒店的空白?;趯刂苓叀皷|城西林”環境的回應,建筑整體上呈現了一個“東動西靜”的形態。項目位于南京南城中心,場地西側是城市中難得的自然景觀公園,東側是繁華的商業中心。

于是,建筑呈“C”形向古浡泥國王墓和天隆寺敞開,將城市公園景觀引入場地,同時,方案選擇將原有建筑主體(南、北樓)及新建建筑(主樓)底層敞開,以形成可以游走的自西向東的開放景觀空間。

位于城市主干道西側的主樓具有接待、商務、餐飲和客房等功能,同時也是面向城市的形象界面;南北兩棟樓為客房樓,擁有良好的景觀與采光條件;被建筑環抱在中間的,則是以禪堂為代表的酒店公共功能空間和下沉式景觀庭院。

城市、景觀、自然……當一切界限模糊,自然引入室,人們的活動也與周邊互相滲透著,無邊的便不只是物理上的界限,也是建筑設計給我們帶來的對環境的思考。


2021 杭州青桃餐廳、寧波山野咖啡館 張健

青桃 · 四眼井店

Hangzhou Guantang Interior Design

杭州觀堂室內設計

古杭州人的生活用水全靠水井滋養,到80年代杭州全城仍擁有5549口水井。如今保留下來的四眼形制的水井僅存5處,最有名的,便是此處這個虎跑路與滿覺隴交叉口,歷史1100年之久。

餐廳開在了龍井的雙峰新村,茶葉博物館邊,掩映在群山環繞中,取名“青桃”。青桃新店選址在四眼井,是杭州最古老的社區之一。

這家擁有自家農場的青桃餐廳由設計師張健打造,空間是現代全新演繹的杭州古宅,專注研究本地杭幫菜品。從餐廳入口一路走致到吧臺,曲折蜿蜒,就仿佛行走在江南街巷里弄。

大廳里的4組散客桌周圍,是懸浮的墻體,鏤空幾處錯落的窗洞,既私密又有趣,有時還可以看見小朋友“鉆來鉆去”玩耍。


山野咖啡 · 寧波店

Hangzhou Guantang Interior Design

杭州觀堂室內設計

“我不在山野,就在去山野的路上?!?/p>

山野咖啡 · 寧波店一線沿街,擁有獨立的前院、后院和露臺。院子里肆意生長著的三棵大樹,是柏樹和香樟,茂密的枝葉從一樓延伸至二樓,仿佛一眼便是人們心目中的最佳咖啡店應該在的位置。

寧波山野的原始建筑是一片混凝土框架結構,算上戶外共有740平米,面積是杭州山野咖啡的4、5倍。在樓梯成為整體立面中心的同時,設計師又將空間自然劃分為左、右、上、下四個區域,從而根據不同的運營內容對不同區域開展針對性設計。

寧波山野的室內面積有320平方米,戶外區域多達420平方米,這在城市商鋪中實在難能可貴。得力于這個得天獨厚的空間條件,設計過程中盡可能為“打開”預留了行性。南與北的立面全采用玻璃移門和移窗做法,但凡天氣合適、便將門窗全部推開,將戶外空間引入室內,與自然融為一體。

山野咖啡 · 寧波店的存在,就像在將山野生活方式帶入城市一般,為城市帶來山野戶外的感受。


2021 浙江新昌安嵐度假酒店 Hirsch Bedner

浙江新昌安嵐度假酒店

HBA/Hirsch Bedner Associates

赫希貝德納聯合設計

繼寧海安嵐在國內驚艷了無數人后,這個與安縵、安麓系出同門,吉合睦(GHM)旗下的品牌,在江浙滬的另一處秘境——浙江紹興新昌,耗時3年,打造出了國內第二家THE CHEDI——新昌安嵐酒店,由赫希貝德納聯合設計操刀設計。

酒店坐落于4A級風景名勝區穿巖十九峰旁的懸崖幽谷中,獨享4.5萬平米韓妃江側的峽谷風光。度假村建筑俯瞰著韓妃河岸,兩側便是自然雕刻的石崖。度假村中的每個涼亭都以干凈的現代形式為特色,大塊的玻璃窗模糊了內部空間和外部視野之間的界限。

設計師將整個度假村劃分為5個“獨立區域”,其中4個棲泊于江水兩岸,巧妙地隱匿于山間。還有一處則高處于峰頂,確保私密性的同時又可飽覽十九峰的壯麗景致。酒店前廳,直面山林,右邊一側是大堂,左邊一側是餐廳。

安嵐客房的一大特色便是沒有單間客房,所有房型都是110㎡的別墅起步。深藏懸崖幽谷、坐擁茶園泳池、可登高俯瞰云海、110平米起跳臨江別墅……每一處都足以讓這里成為令人心馳神往之地。


2021 蘇州虹美術館 阮昊

蘇州虹美術館

LYCS Architecture

零壹城市建筑事務所

虹美術館坐落于精致典雅的蘇州金雞湖李公堤畔,是一個以兒童藝術教育與展覽為主要功能的改造項目,其建筑、室內及軟裝由零壹城市建筑事務所一體化設計。李公堤所在商圈是建設中的蘇州CBD的核心區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歷史沉淀以及多元文化的“靈魂輸入”使李公堤商業街區成為蘇州地區最繁華的商業街區之一。

在項目的整個設計中,“光”參與了空間的創造與再組織。面對現狀建筑,設計師決定保證原有建筑結構的完整性,同時適當地減去不同尺度的矩形體量以形成豐富的空間形式和層次,給光創造多尺度和多維度的引入空間,使光影與空間產生無限的可能性。

橫跨三層的步行樓梯被置入其中,成為整個美術館空間流動的靈魂。它將所有空間連接激活,同時也是美術館內最為震撼的室內裝置藝術。

設計將建筑南側一層、二層的側庭打通,為內部封閉展廳與外部光線之間提供了空間流動界面。同時,立面大面積的半透U玻取代實墻模糊了室內外邊界,使側庭空間成為室內外之間的緩沖與過度,置身其中可以意識和感知到室外空間的存在。

與傳統的美術館不同,兒童藝術展示的空間對于環境和光照的要求相對更為寬松和靈活,其展陳形式也更為多樣化。二層西側的半通高側庭使光線經過天窗滲透到室內,產生的光影與純白墻面形成強烈的對比,仿佛在展廳內置入了一個流動的“光體塊”。


2021 嘉興火車站 MAD

嘉興火車站

MAD Architects

MAD建筑事務所

嘉興火車站位于浙江嘉興市,所在地是嘉興主城區、老城市中心南湖區的核心。1921年8月3日,中共一大代表們沿著滬杭鐵路到達嘉興火車站,繼而登上游船來到南湖,完成了中共一大會議,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改造前的嘉興火車站,建于1995年。當時站房面積僅為4000多平方米,且候車能力不足、既有客運設施陳舊老化;同時也面臨著交通基礎設施在城市中常見的尷尬境地:由于區塊基本僅為交通功能提供服務,造成片區與人們日常生活環境割裂,交通狀況欠佳等城市問題。

2019年,嘉興市就火車站及周邊區域開展提升改造,期望達到改善市民的出行環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提升市容市貌的城市更新愿景。

MAD的方案設想改造后的嘉興火車站片區,將是多重維度并置的“森林中的火車站”,是日常、開放、綠色、人文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間:人民公園升級改造,將公園的綠色自然延展至更開闊的站前廣場,將自然還給市民和旅客;遵循歷史資料對老站房進行復建;設計建造引入自然光、明亮高效、尺度宜人舒適、突破國內交通樞紐固有形態的新站房;主要交通及火車站配套商業功能收置于地下,南廣場引入文化業態,站城一體,片區運行效率提高,豐富人們日常生活的形態及層次。

MAD及其他設計施工單位對人民公園開展了保護和修復工作包括:拆除了原有的圍墻,讓它成為城中無邊界的人民公園;保留所有古樹、修復公園內多處核心古建筑;平移公園內亭廊榭、清淤園內水系;安裝亮化工程及打造細節景觀等。

此次火車站改造共栽種了包括櫸木、香樟、桂花、楓樹、烏桕、水杉、櫻花等超過1500棵樹木。以老站房為主的精神軸線貫穿始終,兩側種滿櫸木。櫸木完全成型后,樹冠將相連覆蓋整個站前北廣場。原來的站前交通樞紐被移至地下:公交、有軌電車、地鐵、社會車輛、運營車輛等分散在南北地下各處,與下沉的城市道路接駁,保證市民游客出行的便捷,同時也滿足新增商業功能引流產生的客運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嘉興火車站初建于1907年,于1909年投入使用,是當時滬杭線上重要的交通樞紐。1921年中共一大部分代表乘火車來到嘉興,火車站成為中共一大召開的重要歷史見證,但后于1937年被日軍炸毀。為了向歷史致敬,且讓市民有機會感受城市歷史的厚度,MAD決定1:1復建老站房,并在新站臺上重現忠于車站站臺歷史面貌的雨棚、天橋。


2021 蘇州灣文化中心 包贊巴克

蘇州灣文化中心

2Portzamparc

包贊巴克事務所

蘇州灣文化中心位于蘇州吳江太湖東岸,是蘇州灣啟動總體規劃的標志性項目。2013年,當普利茲克獎得主、建筑設計師克里斯蒂安·德·包贊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初次來到東太湖看到這一片空地的時候,開闊的平原、無垠的水天一色令他印象深刻,吳江太湖新城的規劃更是充滿雄心,如曼哈頓一般繁榮的景象躍然紙上。

包贊巴克意識到須要有一種紐帶將場地中的要素(城市、天空、湖水、人)聯系起來,“飄帶”的靈感正源于此。蘇州灣文化中心項目分為南北兩個片區:北區是已經竣工的蘇州灣大劇院,南區是未來逐步開放的博覽中心,包括博物館、展覽中心及會議中心。從湖上的行人軸線處展望就像兩片“翅翼”。

蘇州灣文化中心總面積為215,000平方米,沿著城市軸線在其南北兩側分布,北側包括一個可容納1600座的歌劇院、一個可容納600座的戲劇廳,10余間排練廳、一個圓形藝文空間、影城、咖啡廳和餐廳;南側包括一個博物館,一個展覽中心,一個會議中心;兩者通過地下一層的車庫和一層的購物中心及后勤服務連成一個整體。

有別于現代主義的方盒子,建筑師設計了一根長條狀的“飄帶”,形如“∞”,從建筑頂端的一片翅翼繞至另一片,接著越過立面,在距地面高達40米處與行人軸線交叉,以構筑通往湖水的視覺開口,高低兩條鋼結構飄帶交織成極具標志性的建筑特征,既是大劇院的屋頂,也是博覽中心的側壁。

步入劇院大廳,挑高22米的長廊給人以宮殿般的空曠之感,穿透玻璃幕墻的斑駁光影鋪滿大堂,極具音符的律動感。

歌劇廳采用了非對稱設計,觀眾席仿佛層層疊疊、盤旋而上的花瓣,被劇院內壁片片綠葉狀聲學裝飾與機械反聲天花重重包裹,詩意的設計帶給觀眾天然的沉浸式體驗——每一片“花瓣”上的座位都是獨一無二的。

600座的戲劇廳則是采用了當今最流行的“黑匣子多功能劇場”的設計,可根據演出類型調整舞臺和坐席空間比例。


2017 浙江美術館 陳耀光

Hangzhou Dianshang Building Decoration Design

杭州典尚建筑裝飾設計

浙江美術館坐落于杭州市南山路西子湖畔,毗鄰萬松嶺,占地面積三萬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積三萬兩千平方米。擁有各種規格的展廳十四個,其中恒溫恒濕展廳五個,展廳面積七千平方米,庫房區面積三千平方米。另有中央大廳、國際學術報告廳、多功能廳、鑒賞廳、貴賓室、美術圖書文獻中心、兒童美術天地、美術書店、美術材料用品商店、咖啡吧等多種配套設施。

浙江美術館室內設計的理念參考了浙江的江南傳統、山水意境,以黑、白、灰作為空間基調,達到與建筑空間、外部山水環境和諧共存的狀態。形態上,空間渾厚而不笨拙、靈秀而不漂浮。大面積的室內墻面、地面鋪以鄉村綠的大理石,隱約捕捉雨后的青苔微綠,體現濕潤的江南感覺。抽象的東方空間環境虛擬相間、室內與室外的界定交相融合。

美術館、藝術館、博物館盡管都是“看”的場所,但設計團隊對這里的室內設計卻做了很多看不見的設計。設計團隊認為:人們之所以來到藝術館,主要還是來看展品的,不是來看裝修的,美術館的室內設計應該建立在低調的姿態、平靜的形態、努力積累這樣一種較為克制的空間設計理念之上,“內斂、含蓄、克制”是我們這次的設計狀態。

正在展出:

回望“蘭亭論辯”——高二適與新中國江蘇書學文脈研究展

展覽時間: 2023.7.11-2023.7.23?主辦單位:南京財經大學、浙江美術館展廳: 浙江美術館三層8、9號展廳


2017 浙江音樂學院 陳耀光

Hangzhou Dianshang Building Decoration Design

杭州典尚建筑裝飾設計

在浙江音樂學院項目中,由陳耀光帶領的杭州典尚建筑裝飾設計有限公司參與了大劇院、綜藝樓、繼續教育學院以及教學樓的室內設計部分。緊扣“音樂”這一主題,通過材質、色彩、形態的豐富變化,將音樂的靈動之美轉化為可視、可感、可觸的空間之美。

浙江音樂學院依山而建,流動的線條像音符在山谷中跳躍。室內設計將建筑的符號在空間內部繼續延續,從墻面平面的飄帶逐漸“飛舞”致空中形成立體的飄帶。

步入觀眾廳,單純的木色則從頭至尾“擁抱”著觀眾,紫色的座椅在溫暖中透出華麗的色彩,飄帶在觀眾廳變成堅實的體塊,不同層次的頂棚、墻面滿足了聲學和舞臺照明的功能需求,也讓觀眾沉浸到最初人類在山洞中欣賞表演的狀態。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反之,凝固的建筑中也能“流淌”出了不同的節奏,混凝土、鋼、木、涂料,每一種材料就如同不同音階的音符,在陽光的編織下形成不同的樂章,或莊嚴,或輕快,或悠揚,或俏皮。莘莘學子每日穿行其中,既是感受者也是共奏者。

 

2017 嘉興島綜合體 ( MORE與AIM合作)

MORE Architecture 超越工作室

&AIM ARCHITECTURE 愷慕建筑設計  合作

以挑戰中國傳統城市化概念為緣起,兩家位于上海的歐洲建筑事務所——MORE和AIM攜手打造了“嘉興島”綜合體項目。這座以公共區域為核心的都市綜合體真正實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愿景。

嘉興市擁有近一百萬居民,位于快速城市化的上海和杭州之間。過去十年間,“嘉興島”項目所在的郊野已經逐漸被工業區和住宅區填滿,激進的變化使得城市規模在短短十年間發生了從S到XL的劇烈膨脹。嘉興島綜合體具有宜人的尺度,在強調公共空間的同時滿足了綜合功能對環境的要求,對無處不在的開發和擴張所帶來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

該項目將八塊體量糅合進一座整體結構,容納了多重功能和體驗。建筑包含了非常多的功能:辦公、酒店、畫廊、餐廳、幼兒園、體育設施,這些功能圍繞中心的廣場分布,集合成為一座城市村莊。廣場是這座村莊的心臟,包含了諸多開放式的公共設施:餐廳、畫廊、幼兒園和商鋪。通過寬敞的樓梯,人們可以從廣場進入地下層的會議中心,會議中心也可以作為露天的禮堂。

通過與二層空間相連,建筑內的各種功能實現了最大程度上的銜接與互動。步行橋完善了整體的動線,人們能夠充分體驗到各種各樣的功能和活動:花園、當代藝術畫廊、酒店、辦公、就餐的人和游泳的人……

多元而富有層次的建筑形式也是項目的一大亮點。立面采用西班牙砂巖,隨著空間的不斷深入而發生豐富的層次變化。不同體塊內的間隙和中庭也制造出變化的視角,為視覺體驗帶來更多的趣味。


 

2017 杭州來福士中心 UNStudio

UNStudio

聯網建筑設計咨詢

這是中國第八個來福士城發展項目,它位于錢塘江畔的錢江新城,是杭州市新CBD綠化帶上的重要地標建筑。杭州來福士中心占地面積約400,000平方米,由Ben van Berkel帶領的UNStudio團隊操刀設計,醒目的裙樓之上坐落著兩座流線型的塔樓,從中可以飽覽錢塘江和西湖的迷人風光。

兩座塔樓高250米,共60層,設有高端住宅、甲級寫字樓、康萊德酒店和天臺直升機坪等。裙樓共有6層,建筑面積約120,000平方米,配備有零售商店、餐廳、休閑設施和停車場,并可通過地下通道直達地鐵站。

在傳承“來福士”品牌“城中之城”概念的同時,UNStudio以杭州著名的自然景觀為基礎,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來福士中心。大廈水波潺潺的外形,形似錢塘江中川流不息的江水,平靜的波浪從底部開始,沿著縱軸線一層層盤旋而上,愈富流動感。

雙子塔的建筑風格也融合了周邊的兩種環境,城市面對著美景,同時美景也回應著城市。雙子塔的設計為兩個對角線和相交的“8”字形,相對而立,每座塔都由一個“建筑立面”(面向城市景觀)和一個水平的“景觀立面”(面向裙樓的內庭中)所構成。

平臺幕墻安裝上閃爍如鱗片的鋁質面板,反射出建筑物周邊的活動和景觀,帶出像素方格般的效果。雙子塔的外層是旋轉的垂直遮光板,放置在幕墻系統上面,既強調了大樓的扭曲外形,也建構了內部的觀點。塔樓則有兩面幕墻,向外的“城市立面”由直向的鱗片形狀的幕墻組成,向內的“景觀立面”則以橫向的綠化立面組成。

如果你站在室內從中庭抬頭望向天窗,總能看到雙子塔,并隨著腳步和視點呈現不同的形態。流線型的造型從建筑物幕墻一直延伸,過渡到流線型的室內裝飾和扶手裝置,形成了內外結合的效果。

UNStudio的設計理念以可持續理念為基礎。來福士中心設計上采用了自然通風、太陽能發電及自然光的原則,并高效的使用結構和材料,相互協調地降低建筑物的能源和材料需求。杭州來福士中心是中國第一家大規模使用自然通風的商場,并取得了美國LEED綠色建筑金牌認證。


轉載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版權為《安邸AD》雜志所有,未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關注官方
微信賬號

關注
安邸AD VIP

讓我們邀請,25位“避暑建筑課代表”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78